【公证规范优质行动】江天公证处:以专业、高效搭建中外法律服务桥梁

为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 “公证规范优质”行动要求,聚焦 “优化涉外公证服务”重点任务,江天公证处公证人员以实际行动践行“公证为民”理念,通过“上门办”“延时办”“加急办”等服务,将专业与高效融入每一个细节,为中外当事人搭建起畅通的法律服务桥梁。

1、上门办:45名留学生的夏日“零跑腿”

毕业季的大学校园里,外国留学生们正为学历、学位等公证需求犯愁。

7月1日,某大学老师联系到盛圆珍公证员,表示该学校45名留学生面临“时间紧、人数多、语言沟通有障碍”的办证难题,盛圆珍当即表示提供上门公证服务。7月2日,烈日当空,盛圆珍带着两名助理扛着电脑、打印机等设备,顶着热浪走进校园教师办公室。汗水浸透衣衫,他们顾不上擦汗,迅速分工搭建起临时办证点:盛圆珍统筹协调、用英语答疑沟通,精准对接每位留学生的办理事项、使用国家、翻译语种及文本份数;助理王珣专注信息录入与资料打印,确保数据零误差;助理陈岑引导签名确认、人证比对与费用缴纳,流程衔接无缝。

面对中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留学生,盛圆珍对特殊国家的公证要求逐一细致解读,哪怕是细微的格式差异都反复确认。从上午 9点到下午3点,6个小时里,盛圆珍团队忘记了饥饿与困意,严谨核对材料、确认信息。最终,45名留学生的144件涉外公证全部办结。回到公证处,他们顾不上休息便立刻投入公证词拟稿、审批、制证。当公证书迅速制作完成送到校园时,留学生们用“Great service! Fast、processing!、Wonderful experience!”连连点赞,“服务好、出证快、效率高”的口碑在校园里悄然传开,这份贴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公证的专业与速度。

2、延时办:用坚守与细节书写“群众至上”

6月28日正午,暑气蒸腾,江天公证处公证人员正在午休。市民宋先生因办理涉外亲属关系公证匆匆赶来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办证大厅,正准备吃饭的公证员助理左静丹立刻放下饭盒迎上去,了解到宋先生的紧急办证需求,左静丹一句“别耽误您的事,我现在就办!”,打消了宋先生的焦虑。

办理中,宋先生对涉外公证流程、材料要求满是疑问。左静丹没有丝毫不耐烦,一遍遍讲解直到宋先生理解。等公证业务办完,宋先生才发现,左静丹的饭盒还在桌上一口未动。

得知宋先生家住得远,左静丹主动翻出办事指南,用便签纸写下联系方式,反复叮嘱“有问题随时联系,别白跑一趟”。7月1日,宋先生因所去国家突发情况需暂停公证,电话里语气慌张。左静丹立刻安抚:“您别着急,我马上处理!” 挂掉电话后,她迅速请示协调,妥善办好暂停手续并第一时间回电告知,让宋先生悬着的心落了地。7月10日,确定行程的宋先生再次联系,左静丹考虑到时间紧急,立即协调开启加急通道,原本可能延误的行程,在她的主动作为下顺利推进。从放弃午休的坚守到灵活应变的担当,左静丹用行动诠释了 “群众之事无小事”,让涉外公证充满人情味,几天后,宋先生专门寄来了感谢信表达了对左静丹的感激之情。


3、加急办:跨越语言的高效服务赢信任

武汉某大学两名伊拉克籍学生即将离汉,急需当日办结学历、学位公证。因对公证程序不熟悉、语言沟通有障碍,两人到江天公证处时已接近中午下班时间,面对满脸焦急的留学生,公证员陈路与助理魏有璇当即决定为她们进行加急服务。

凭借多年涉外公证经验,魏有璇用流利英语向刘伟留学生耐心讲解材料要求与办证流程,一点点化解学生的焦虑。考虑到留学生当日离汉的紧急需求,陈路、魏有璇中午加班从材料审核、信息录入到公证文书拟稿、审批、制作,两人高效协作,仅用数小时便出具了公证书。拿到公证书时,两名学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,连连用中文说着“谢谢”,这份跨越国界的高效服务,让他们记住了中国公证的靠谱与担当。


从校园里的批量上门服务,到午休窗口的暖心坚守,再到跨国急办的高效响应,江天公证处的每一位公证人都在以实际行动落实司法部“规范优质行动”的要求,通过优质的涉外服务,让每一份公证书都经得起检验,让每一次服务都温暖人心,为中外交流架起一座坚实的法治桥梁,让更多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公证的规范、优质与温情。